★
導語
★
8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強調,生態環境部牽頭編制的《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將“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等內容納入“十四五”重點工作任務。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發布的消息顯示,每年都有多達1200萬噸塑料垃圾最終流入海洋,預計至2040年將增加兩倍。
在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介紹到,海洋垃圾污染防治是全球沿海國家普遍面臨的挑戰。聯合國環境署的報告指出,大約80%的海洋垃圾來源于陸地,20%左右來源于人類海上活動。陸地上的垃圾特別是塑料垃圾,一旦進入海洋之后,在海洋環境中的留存時間長、治理難度大。尤其在臺風等極端天氣影響下,海洋垃圾隨強風和潮汐聚集上岸的現象比較普遍,當前主要的解決手段還是加強源頭治理、采取預防措施并且一旦發現后就要予以及時清除。
張志鋒指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海洋垃圾污染防治,近年來會同有關部門主要推進了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1、嚴格塑料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源頭治理。去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建立了跨部門的塑料污染治理專項工作機制,依法限制、禁止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推動完善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實落地。由此,各行業源頭防控塑料污染合力逐漸形成,海洋垃圾的源頭減排力度不斷加強。
2、將海洋垃圾治理工作納入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統籌部署。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等,推進沿海農村生活垃圾、河岸河道垃圾治理,防止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環境;在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大力推進渤海海洋垃圾污染治理,開展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常態化防治。同時,生態環境部牽頭編制的《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也將“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等內容納入“十四五”重點工作任務。
3、推進沿海地方政府海洋垃圾防治工作。指導沿海地方建立健全“海上環衛”工作機制,實施海洋垃圾入海防控與專項整治。目前環渤海三省一市、福建省和海南省等均已建立“海上環衛”常態化工作機制,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海洋垃圾的及時清理和常態化監管。
臺風過后的海灘垃圾清理問題,沿海市縣區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也高度重視,比如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浙江省舟山市、上海市等相關管理部門在臺風過后都及時組織開展了海灘垃圾清理工作。福建省創新性開展九龍江入海垃圾漂移軌跡的預測預報,為提前做好暴風雨攜帶垃圾入海污染防范等提供支撐。
4、加強海洋垃圾防治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生態環境部每年通過“六五環境日”、“六八世界海洋日”及其他系列活動,會同新聞媒體和公益組織,加強清潔海洋宣傳教育,積極推動公眾參與清潔海灘行動。
隨著公眾海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人們支持和參與海洋環境保護的主動性越來越強。每年臺風過后,沿海環境保護組織和居民已經成為清潔海灘垃圾的重要力量。在政府、企事業單位、環境保護組織和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下,海洋垃圾防治的社會合力已經初步形成,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海洋垃圾防治制度機制,指導督促沿海地方做好塑料垃圾污染源頭管控與入海防控,加強海洋垃圾清理整治與監督管理,引導廣大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限塑、減塑、治塑行動,共建共享“碧海藍天,潔凈沙灘”的美麗景象。
辦公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江漢北路南國中心供銷大廈T2棟29樓
ICP備案/許可證編號:鄂ICP備17012945號 聯系電話:027-85866036 企業郵箱: